肩周炎中医方面的病因是什么
肩周炎在中医理论中称为“五十肩”或“漏肩风”,主要病因包括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外伤劳损及情志失调等。中医认为肩周炎与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密切相关,需结合体质辨证施治。
1、风寒湿邪侵袭
长期暴露于寒冷潮湿环境或肩部受凉,风寒湿邪侵入肩部经络,导致气血凝滞不通。表现为肩部酸痛、遇冷加重、活动受限。治疗以祛风散寒为主,可选用桂枝汤加减配合艾灸,或外用伤湿止痛膏缓解症状。
2、气血不足
年老体弱或久病耗伤气血,肩部失于濡养,筋肉萎缩僵硬。常见于更年期女性或术后患者,症状为肩部隐痛、抬举无力。需补益气血,方选八珍汤配合针灸肩髃、肩髎等穴位,日常可适度练习八段锦。
3、肝肾亏虚
中老年肝肾精血亏虚,筋骨失养,易发肩周炎。伴随腰膝酸软、耳鸣头晕,肩痛夜间尤甚。治宜滋补肝肾,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杜仲、桑寄生等药材炖汤食疗。
4、外伤劳损
肩部急性扭伤或长期过度使用,导致局部气滞血瘀。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症状为刺痛、压痛明显。初期宜活血化瘀,可用桃红四物汤外敷,后期配合推拿松解粘连。
5、情志失调
长期抑郁焦虑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肩部气血运行。表现为肩痛随情绪波动,伴胸闷胁胀。需疏肝解郁,选用柴胡疏肝散配合情志调节,可进行太极拳等舒缓运动。
中医治疗肩周炎强调辨证论治,除内服中药外,可结合针灸、拔罐、中药熏蒸等外治法。日常需注意肩部保暖,避免提重物及过度劳损,饮食宜温补气血,如当归生姜羊肉汤。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建议尽早就医,慢性期坚持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