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并非不痛不痒?提醒:记住这些症状,尽早“揪出”癌症
癌症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常常被贴上"突然发作"、"毫无征兆"的标签。但真相是,我们的身体远比想象中聪明,它总会在疾病早期就发出各种求.救信号。只是这些信号太像普通小毛病,90%的人都会选择忽略。
一、这些"小毛病"可能是癌症前兆
1、持续两周以上的咳嗽
普通感冒咳嗽一周左右就会好转。如果干咳超过两周,特别是伴随血丝痰、胸痛,要警惕肺癌可能。
2、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没有刻意节食或运动,一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5%,可能是消化系统肿瘤在作祟。
3、长期低烧不退
体温持续在37.3-38℃之间,服用退烧药也不见效,要排查淋巴系统肿瘤。
二、容易被忽视的癌症信号
1、皮肤变化别大意
原有痣突然增大、变色、边缘不规则,可能是黑色素瘤。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黄疸,要小心肝胆问题。
2、排便习惯改变
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变细、带血,持续超过一个月,需要做肠镜检查。
3、异常出血要警惕
非经期阴.道出血、绝经后出血,可能是妇科肿瘤信号。鼻涕中带血、耳鸣要排查鼻咽癌。
三、不同部位的癌症预警
1、头颈部
持续声音嘶哑超过两周,要检查喉部。口腔溃疡一个月不愈合,需要排查口腔癌。
2、胸部
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乳头凹陷,可能是乳腺癌征兆。
3、腹部
饭后腹胀、食欲骤减,持续消化不良,要警惕胃癌可能。
四、癌症筛查的正确姿势
1、高危人群要重视
有家族史、长期吸烟、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针对性体检。
2、选对检查项目
低剂量螺旋CT查肺癌,胃肠镜查消化道肿瘤,乳腺钼靶查乳腺癌。
3、别过度依赖肿瘤标志物
单项指标升高不一定是癌症,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记住,癌症不是一天形成的。从第一个异常细胞出现到可被检测到的肿瘤,往往需要5-10年时间。这段时间就是留给我们的黄金干预期。当你发现身体出现上述任何一个信号,并且持续不缓解时,别犹豫,及时就医检查才是明智之举。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定期体检+健康生活方式,才是对抗癌症最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