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搭桥术后危险期需要注意是什么
心脏搭桥术后危险期需注意预防感染、监测生命体征、合理用药、控制饮食及适度活动。心脏搭桥术后的危险期通常为术后1-2周,此时患者需密切观察身体状况,避免并发症发生。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沾水或污染。监测体温变化,出现发热、切口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时及时就医。每日测量血压、心率,记录出入量,发现异常波动需联系医生。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以及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饮食以低盐低脂、高蛋白为主,限制动物内脏、肥肉摄入,增加鱼类、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术后早期可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逐步过渡到床边坐起、短距离行走,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
心脏搭桥术后需长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项目,监测桥血管通畅情况。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若出现胸痛、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家属需协助患者记录用药情况,观察精神状态变化,提供心理支持。术后恢复期间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脏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