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预防控制需针对性阻断传播链。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

1、性接触传播

无保护性行为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病毒存在于精液、阴道分泌物中,通过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男男性行为者、多性伴侣人群及商业性行为者感染风险较高。预防需坚持使用合格避孕套,避免高危性行为,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急性感染期和晚期患者病毒载量高,传染性更强。

2、血液传播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血液传播的主要形式,病毒通过污染的针具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非法采供血、使用未灭菌医疗器械、职业暴露等也可导致传播。预防需杜绝吸毒,医疗操作严格执行消毒规范,避免共用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后需立即冲洗伤口并服用阻断药物。

3、母婴传播

感染孕妇可通过胎盘、分娩产道和哺乳将病毒传给胎儿。未经干预的母婴传播概率较高。预防需孕早期进行艾滋病筛查,阳性孕妇需全程服用抗病毒药物,选择剖宫产分娩,避免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生后需继续用药预防,定期进行病毒检测。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

4、暴露前预防

高风险人群可服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片等暴露前预防药物,需每日规律用药并配合安全套使用。预防用药不能替代其他防护措施,用药期间仍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擅自停药可能导致预防失败。

5、暴露后阻断

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拉替拉韦钾片等阻断药物,连续用药28天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暴露后2小时内用药效果最佳,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阻断期间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暴露后3个月和6个月需复查确认是否感染。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

日常预防需树立健康性观念,固定性伴侣并相互忠诚;医疗美容选择正规机构,拒绝非法采供血;不歧视感染者以促进主动检测。各地疾控中心提供免费咨询检测服务,发生高危行为后应及时寻求专业评估。正确使用安全套、拒绝毒品、规范就医可有效切断所有传播途径,艾滋病通过科学防控完全可以避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