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有什么症状 肠套叠的这几个症状须知
肠套叠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和全身症状。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指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管导致肠梗阻,需及时就医处理。
1、腹痛
腹痛是肠套叠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突发阵发性剧烈绞痛。婴幼儿常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双腿屈曲至腹部,面色苍白,发作间歇期可恢复安静。腹痛与肠蠕动将套入部向前推进有关,随着病情进展,腹痛间歇期逐渐缩短。
2、呕吐
呕吐多在腹痛后出现,初期为胃内容物,后转为胆汁样液体。随着肠梗阻加重,呕吐物可能带有粪臭味。频繁呕吐可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婴幼儿表现为精神萎靡、尿量减少。
3、血便
血便通常在发病后6-12小时出现,呈果酱样粘液血便,由肠管缺血坏死和黏膜出血导致。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后期可见典型血便。部分患儿可能先排出正常粪便,后出现血便。
4、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是肠套叠的特征性表现,多位于右上腹或中上腹,呈腊肠样,表面光滑,有一定活动度。触诊时包块有压痛,但在腹痛间歇期可能触及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包块位置可能沿结肠走向移动。
5、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包括发热、脱水、休克等。早期体温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随着肠坏死和腹膜炎发生可出现高热。严重脱水表现为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休克时会出现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表现。
发现疑似肠套叠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进食进水。婴幼儿肠套叠多采用空气灌肠复位,发病48小时内复位成功率较高。复位后需观察是否有复发迹象,必要时需手术治疗。平时注意科学喂养,避免肠道功能紊乱,按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有助于预防病毒感染相关的肠套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