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发病的时候有什么症状
艾滋病发病期可出现持续发热、体重骤降、反复感染等症状。艾滋病发病期症状主要有持续发热、慢性腹泻、淋巴结肿大、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等。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持续发热
艾滋病发病期患者可出现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体温多超过38摄氏度。发热可能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持续复制导致免疫系统受损有关。患者可伴有夜间盗汗、乏力等症状。治疗上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齐多夫定片、拉米夫定片、奈韦拉平片等控制病毒复制。
2、慢性腹泻
艾滋病发病期患者可出现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腹泻,每日排便次数超过3次。腹泻可能与肠道机会性感染有关,常见病原体包括隐孢子虫、巨细胞病毒等。患者可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治疗上需针对病原体使用相应药物如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同时注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淋巴结肿大
艾滋病发病期患者可出现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直径多超过1厘米,持续3个月以上。淋巴结肿大可能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持续刺激免疫系统有关。肿大的淋巴结多无压痛,质地较硬。治疗上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4、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发病期患者因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常见感染包括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口腔念珠菌病等。患者可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口腔白斑等症状。治疗上需针对具体感染使用相应药物如注射用喷他脒、异烟肼片、制霉菌素片等。
5、恶性肿瘤
艾滋病发病期患者易发生恶性肿瘤,常见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可能与免疫监视功能下降有关。患者可表现为皮肤紫红色斑块、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治疗上需根据肿瘤类型采取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艾滋病患者发病期需注意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饮食上建议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定期监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防止机会性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