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会导致慢性肾衰竭加重
慢性肾衰竭加重可能由高血压控制不佳、高蛋白饮食、药物肾毒性、感染、脱水等因素引起。慢性肾衰竭是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疾病,需积极控制诱因以延缓病情进展。
1、高血压控制不佳
长期未达标的高血压会加速肾小球硬化,导致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丧失。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治疗需严格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2、高蛋白饮食
过量蛋白质代谢会增加肾脏负担,促进氮质血症进展。患者可能伴随尿素氮升高、乏力等表现。建议调整膳食结构,控制每日蛋白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
3、药物肾毒性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等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肌酐清除率,避免联合使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采用水化疗法保护肾功能。
4、感染
呼吸道或泌尿系统感染可引发炎症反应,加重肾脏缺血缺氧。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尿频等症状。应及时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对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并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以上。
5、脱水
腹泻、出汗过多导致的体液丢失会使肾血流量下降,诱发急性肾损伤。表现为皮肤弹性差、少尿等。需根据脱水程度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左右,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尿量变化,出现水肿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饮食上限制钾、磷摄入,烹调时多用蒸煮方式减少油脂添加。保证充足睡眠,冬季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