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牙周病的三个治疗原则要谨记在心
牙周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有控制感染、消除炎症、恢复功能三个方面。牙周病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由牙菌斑、牙结石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
1、控制感染
牙周病的发生与口腔内细菌感染密切相关,控制感染是治疗的首要原则。牙菌斑中的细菌会释放毒素,导致牙龈红肿、出血,长期不治疗可能破坏牙周组织。通过超声波洁治、龈下刮治等方法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可有效减少细菌数量。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等抗菌药物有助于控制感染。日常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辅助抑菌,配合巴氏刷牙法保持口腔卫生。
2、消除炎症
消除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能阻止病情进展。炎症会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严重时造成牙齿脱落。采用龈上洁治术去除刺激物后,可局部应用盐酸多西环素凝胶等消炎药物。对于急性脓肿,需进行切开引流。辅助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结合冷敷减轻肿胀。定期复查监测炎症指标,必要时进行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
3、恢复功能
通过修复治疗恢复咀嚼功能和美观是最终目标。对于牙周组织严重破坏者,可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促进牙槽骨修复。缺失牙可通过种植义齿或固定桥修复,但需在炎症完全控制后进行。正畸治疗可改善因牙齿移位导致的咬合紊乱。日常使用牙线清理邻面,避免过硬食物防止牙齿二次损伤。长期随访维护对保持疗效至关重要。
牙周病患者需每3-6个月进行专业洁治,使用软毛牙刷和牙间隙刷清洁。戒烟限酒,控制糖尿病等全身疾病。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适量食用苹果、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清洁牙面。出现牙龈自发出血、牙齿移位等情况应及时复诊,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