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和室颤哪个更严重 从四方面认识房颤和室颤
房颤和室颤均属于严重的心律失常,但室颤的致死风险更高。房颤主要表现为心房不规则颤动,而室颤是心室无规律颤动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丧失。两者可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危险程度及治疗原则四方面进行区分。
一、发病机制
房颤起源于心房异常电活动,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心房率可达350-600次/分。室颤则由心室多灶性折返激动引发,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等急症,心室肌完全失去协调收缩能力。
二、临床表现
房颤患者可能出现心悸、乏力或无症状,脉搏呈现绝对不齐。室颤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心音及脉搏消失,需立即电除颤抢救。房颤可能诱发脑卒中,而室颤直接导致心源性猝死。
三、危险程度
房颤属于需长期管理的慢性心律失常,5年内卒中风险增加5倍。室颤是心源性猝死最主要机制,发作后4-6分钟即可造成不可逆脑损伤,未经抢救存活率不足10%。
四、治疗原则
房颤治疗包括抗凝(华法林片、利伐沙班片)、控制心室率(美托洛尔缓释片)及射频消融术。室颤需立即心肺复苏配合电除颤,后续可能植入ICD除颤器。两者均需纠正基础病因,但室颤属于必须立即终止的恶性心律失常。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房颤患者应遵医嘱坚持抗凝治疗,室颤高危人群需避免剧烈运动。出现不明原因心悸、晕厥时及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随身携带急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