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的石头是怎么形成的
胆结石的形成主要与胆汁成分失衡、胆囊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主要有胆固醇过饱和、胆色素沉积、胆囊收缩功能减弱、细菌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
1、胆固醇过饱和
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超过胆汁酸和卵磷脂的溶解能力时,胆固醇会析出结晶形成结石。高脂饮食、肥胖等因素可导致胆固醇分泌增加。这种情况可能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疾病相关,表现为右上腹隐痛、餐后腹胀。治疗需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鹅去氧胆酸片等药物溶解结石。
2、胆色素沉积
红细胞破坏过多时,胆红素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胆色素钙结石。溶血性贫血、肝硬化等疾病会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此类结石多呈黑色或棕褐色,可能伴随黄疸、皮肤瘙痒。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胆道镜取石术。
3、胆囊收缩功能减弱
胆囊排空障碍使胆汁淤积,加速结晶沉淀。妊娠、长期禁食、胃肠手术后易出现胆囊动力异常。典型症状为脂肪餐后右上腹绞痛,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增大。建议规律进食刺激胆囊收缩,严重者需行胆囊切除术。
4、细菌感染
胆道感染时细菌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会使结合胆红素水解,与钙离子形成棕色胆色素结石。胆管炎、胆道蛔虫症等疾病常见此类结石,多伴有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需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手术引流。
5、遗传因素
ABCB4基因突变会导致磷脂分泌减少,增加胆固醇结石形成概率。家族性胆汁淤积症患者常在年轻时发病。这类患者需终身低脂饮食,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行预防性胆囊切除。
预防胆结石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长期高脂高胆固醇食物,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稀释胆汁。适度运动可促进胆囊排空,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出现持续性腹痛、黄疸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避免继发胆管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