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需遵循短期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个体化治疗、严格监测和逐步减量五项基本原则。
1、短期使用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短期控制急性炎症或免疫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急性哮喘发作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库欣综合征、感染风险增加等不良反应。治疗急性症状时通常持续3-5天,病情稳定后须及时评估是否需继续用药。
2、最小有效剂量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选择能控制症状的最低剂量,例如泼尼松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起始剂量一般为5-10mg/日。儿童需按体重调整剂量,避免影响生长发育。局部用药优先于全身给药,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哮喘时可减少全身副作用。
3、个体化治疗
需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调整方案。糖尿病患者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时需加强血糖监测,骨质疏松患者应避免长期使用醋酸可的松片。妊娠期妇女仅在获益明确大于风险时考虑短期应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4、严格监测
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血压、血糖、骨密度等指标。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超过1周者应监测电解质平衡。长期口服泼尼松龙片的患者每3个月需评估肾上腺皮质功能,警惕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5、逐步减量
连续使用超过7天需缓慢减停,防止戒断反应。例如泼尼松片应从每日40mg分次服用逐步过渡至晨间顿服,每周递减5-10mg。突发停药可能导致原发病反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骤停可能出现发热、关节痛加重。
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应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避免与NSAIDs类药物联用以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用药后出现满月脸、多毛等体征或视力模糊、持续头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患者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须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