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怎么办 介绍化脓性脑膜炎三个治疗方案
化脓性脑膜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方式治疗。化脓性脑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颅脑外伤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多由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细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确诊后需立即静脉输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需根据脑脊液培养结果调整用药,疗程通常持续2-4周。抗生素使用期间须监测肝肾功能,避免发生双重感染。
2、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于重症化脓性脑膜炎伴有明显脑水肿时,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降低颅内压。但需注意激素可能掩盖感染征象,诱发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使用期间应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并严格限制用药不超过3-5天。
3、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时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降颅压,高热时给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对于抽搐发作可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症状。严重病例需进行机械通气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可能出现听力障碍、认知功能损伤等后遗症,需早期开展康复训练。
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病房安静避光。饮食选择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可逐步增加鱼肉、西蓝花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材。注意监测体温变化,每日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脑电图、听力检测,发现异常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