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骨折和扭伤有什么区别
宝宝骨折和扭伤的主要区别在于损伤部位与严重程度,骨折是骨骼结构完整性破坏,扭伤是韧带或软组织损伤。骨折通常表现为剧烈疼痛、畸形、异常活动,扭伤以局部肿胀、淤青、活动受限为主。
1、损伤组织差异
骨折指骨骼断裂或碎裂,可能伴随骨膜撕裂和周围血管神经损伤。婴幼儿常见青枝骨折,表现为骨皮质部分断裂。扭伤是关节周围韧带、肌腱等软组织过度拉伸或撕裂,常见于踝关节和腕关节,韧带损伤分为一度至三度,三度损伤可能出现完全断裂。
2、症状表现不同
骨折会出现持续性锐痛、患肢无法承重、触摸或移动时疼痛加剧,可能出现肢体缩短或旋转畸形。扭伤疼痛多呈钝痛或胀痛,关节稳定性通常保留,肿胀多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皮肤淤青随时间扩散,按压韧带附着点疼痛明显。
3、检查诊断方法
骨折需通过X线检查确认骨折线和移位情况,复杂骨折可能需CT三维重建。扭伤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如前抽屉试验评估韧带松弛度,超声可显示韧带连续性,MRI用于判断软组织损伤范围,X线用于排除合并骨折。
4、紧急处理原则
骨折需立即制动患肢,用夹板或硬纸板固定上下两个关节,避免二次损伤。扭伤急性期遵循RICE原则,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开放性骨折需清洁伤口覆盖敷料。
5、康复周期差异
婴幼儿骨折愈合需3-8周,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拆除固定后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扭伤恢复通常需2-6周,一度损伤可通过弹性绷带保护,三度损伤可能需支具固定,康复后期需加强本体感觉训练。
家长发现宝宝受伤后应避免自行复位或揉搓患处,骨折需保持受伤体位送往医院。恢复期注意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乳制品、深绿色蔬菜,适当晒太阳促进骨骼修复。定期随访评估生长发育情况,避免过早负重运动,遵医嘱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