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表现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表现主要包括脑实质炎症、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神经元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和脑水肿等。该病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病理改变多集中于大脑皮质、基底核、丘脑及脑干等区域。
1、脑实质炎症
乙型脑炎病毒侵入脑实质后引发弥漫性炎症反应,可见脑组织充血肿胀,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炎性细胞弥漫性浸润。这种炎症反应会导致脑细胞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脑脊液检查常见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多。
2、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
特征性表现为血管周围袖套样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这种血管周围炎性反应可导致血脑屏障破坏,加重脑组织损伤。病理切片可见血管周围间隙增宽,形成明显的炎性细胞套袖,这是乙型脑炎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3、神经元变性坏死
病毒直接侵袭神经元导致细胞变性坏死,尤以大脑皮质、基底节和脑干核团受累明显。镜下可见神经元肿胀、尼氏体溶解、核固缩等改变。神经元损伤是造成患者意识障碍、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的病理基础,严重者可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
4、胶质细胞增生
疾病中后期可见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形成胶质结节。胶质细胞增生是中枢神经系统对损伤的修复反应,但过度增生可能导致胶质瘢痕形成,影响神经功能恢复。这一病理改变在慢性期患者中更为显著。
5、脑水肿
炎症反应和血管损伤可导致血管源性脑水肿,严重时引发颅内压增高。肉眼观察可见脑回增宽、脑沟变浅,严重者可出现脑疝。脑水肿是乙型脑炎危重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及时进行降颅压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可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和认知训练。饮食宜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预防关键在于防蚊灭蚊和疫苗接种,流行季节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