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怎么检查 详述脑胶质瘤的三个检查方法
脑胶质瘤可通过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病理活检等方式检查。脑胶质瘤是起源于脑胶质细胞的肿瘤,可能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无力等症状,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学结果综合诊断。
1、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是诊断脑胶质瘤的首选方法,能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及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该检查利用磁场和射频波生成三维图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区分肿瘤与水肿带。增强扫描有助于判断肿瘤血供情况,高级别胶质瘤常呈现不均匀强化。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体内有心脏起搏器或金属植入物者禁用。
2、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适用于急性出血或钙化灶的快速筛查,对骨质结构显示优于磁共振成像。平扫可发现肿瘤占位效应,增强扫描能评估血脑屏障破坏程度。但该检查对低级别胶质瘤灵敏度较低,且存在电离辐射风险。检查时需保持静止,必要时使用造影剂以提高诊断准确性,碘过敏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3、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确诊脑胶质瘤的金标准,通过手术或立体定向穿刺获取肿瘤组织。活检可明确肿瘤分级和分子特征,指导治疗方案制定。术中快速病理能辅助判断切除范围,最终病理需进行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该检查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术后需密切观察神经功能变化。分子病理检测如IDH突变、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对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确诊脑胶质瘤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颅内压增高,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以支持免疫功能。定期复查影像学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意识障碍或癫痫发作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可配合康复训练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机体稳态。家属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