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在治疗期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肺栓塞这四点要注意
肺栓塞在治疗期需要注意抗凝治疗、活动管理、饮食调整和症状监测。肺栓塞通常由血栓阻塞肺动脉引起,可能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需严格遵医嘱治疗。
1、抗凝治疗
肺栓塞患者需长期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复发,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华法林钠片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利伐沙班片和达比加群酯胶囊为新型口服抗凝药,使用相对方便但需注意出血风险。抗凝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需及时就医。
2、活动管理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血栓脱落导致病情加重。病情稳定后可逐渐恢复轻度活动,如床边坐起、短距离行走等,但需避免久坐或长时间站立。恢复期可进行散步、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运动强度需根据心肺功能评估结果调整。
3、饮食调整
服用华法林期间需保持维生素K摄入稳定,避免突然大量进食菠菜、芥蓝等富含维生素K的蔬菜。建议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等食物,减少高脂饮食。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降低血液黏稠度,但心功能不全者需控制入量。
4、症状监测
每日观察下肢是否出现肿胀、疼痛等深静脉血栓征象,记录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若出现突发胸痛、晕厥、咯血量增加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医。合并肺动脉高压者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右心功能。
肺栓塞患者需穿着医用弹力袜预防下肢静脉淤血,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改善肺功能,但所有康复锻炼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随访复查凝血指标、D-二聚体及影像学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