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是什么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是一种通过肝动脉直接灌注化疗药物并栓塞肿瘤供血血管的介入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该技术通过阻断肿瘤血供和局部高浓度给药实现双重抗肿瘤效果。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操作过程分为三个关键步骤。首先在影像引导下经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肝动脉肿瘤供血分支。随后通过导管注入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表柔比星等,使药物高浓度集中于肿瘤区域。最后注入栓塞剂如碘化油或明胶海绵颗粒,阻断肿瘤血供导致缺血性坏死。这种治疗方式具有靶向性强、全身副作用小的特点,对肝功能储备要求相对较低,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
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可能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通常1-2周内自行缓解。术后需要监测肝功能变化,警惕胆道损伤、肝脓肿等并发症。该治疗常需重复进行2-3次以获得最佳效果,每次间隔4-6周。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需谨慎评估栓塞范围避免肝功能恶化。
术后护理应注意卧床休息24小时,穿刺部位加压包扎防止出血。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食物,避免油腻刺激。定期复查增强CT或MRI评估肿瘤坏死情况,根据疗效决定后续治疗方案。联合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具体方案需由肝胆外科或介入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