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13天恶露暗红色黏稠
产后13天恶露呈暗红色黏稠状通常是正常现象,可能与子宫复旧、蜕膜组织排出等因素有关。若伴随发热、异味或大量出血需警惕感染或宫腔残留,建议及时就医。
产后恶露是子宫修复过程中排出的血液、坏死蜕膜等混合物,其颜色和质地会随时间变化。暗红色黏稠恶露多出现在血性恶露向浆液性恶露过渡阶段,因含较多红细胞及黏液蛋白而形成。此时子宫收缩力逐渐减弱,出血速度减缓,血液在宫腔内停留时间延长,氧化后颜色变暗。正常恶露带有轻微腥味但不刺鼻,每日总量不超过月经量,持续10-14天后逐渐转为淡红色或白色。
当暗红色恶露持续超过3周、突然增多或出现血块时,可能提示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胎膜残留或产褥感染。合并下腹坠痛、体温升高、分泌物腐臭味者需考虑急性子宫内膜炎。剖宫产产妇还需排除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导致的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可能通过超声检查宫腔情况,必要时行清宫术或抗感染治疗。
产妇应每日观察恶露量及性状变化,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勤换产褥垫。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或盆浴,哺乳可促进子宫收缩。如恶露量超过平时月经量2倍、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或发热超过38℃,须立即就诊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