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子宫内膜炎通常需要进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子宫内膜炎可能由细菌感染、宫腔操作损伤、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下腹痛、异常阴道分泌物、月经异常等症状,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炎的基础项目,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评估子宫大小、质地及压痛情况。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出现子宫体压痛、宫颈举痛,慢性患者可能触及子宫稍大或质地偏硬。检查时需观察阴道分泌物性状,脓性分泌物常提示感染存在。该检查无须特殊准备,但应避开月经期进行。
2、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检测,以及阴道分泌物微生物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分泌物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如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对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佳者,需进行支原体、衣原体等特殊病原体检测。实验室结果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常用影像学手段,经阴道超声可显示子宫内膜增厚、宫腔积液等改变。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伴宫腔粘连,超声可见内膜线中断或不规则。对于复杂病例或合并盆腔脓肿者,可能需进行盆腔CT或MRI检查。影像学检查能评估病变范围及并发症,但无法单独确诊子宫内膜炎。
4、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坏死等病变,同时进行组织活检。镜下急性期可见内膜广泛充血、脓性渗出物,慢性期可能发现息肉样增生或粘连灶。活检病理检查能明确诊断并排除子宫内膜癌等疾病。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通常用于常规治疗无效或可疑恶性病变时。
5、其他检查
对于疑似结核性子宫内膜炎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子宫内膜结核杆菌培养。免疫功能异常患者可能需完善免疫相关检测。反复流产合并子宫内膜炎时,建议进行凝血功能、自身抗体等检查以评估全身状态。这些特殊检查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性开展。
确诊子宫内膜炎后,患者应避免性生活至症状完全缓解,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并勤换内裤。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鸡蛋、瘦肉、西蓝花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下腹部热敷可缓解疼痛。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栓、头孢克肟胶囊等,禁止自行调整用药。治疗后需复查确认炎症消退,慢性患者可能需配合中药调理或物理治疗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