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病和霉菌性阴道炎的区别是什么
细菌性阴道病和霉菌性阴道炎是两种常见的阴道感染,主要区别在于致病微生物、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细菌性阴道病由阴道内菌群失衡导致,霉菌性阴道炎则多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
1、致病微生物
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体主要为阴道加德纳菌、厌氧菌等,属于阴道内正常菌群比例失调。霉菌性阴道炎则主要由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引起,少数情况下可能由其他真菌如光滑念珠菌导致。两者感染的微生物类型存在本质差异。
2、症状表现
细菌性阴道病典型表现为灰白色稀薄分泌物,伴有鱼腥味,外阴瘙痒较轻。霉菌性阴道炎则常见白色凝乳状或豆腐渣样分泌物,外阴红肿瘙痒剧烈,可能伴随灼痛感。排尿或性交时不适感在霉菌性阴道炎中更为明显。
3、诱发因素
细菌性阴道病与频繁阴道冲洗、多个性伴侣、免疫力下降等因素相关。霉菌性阴道炎常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妊娠期、糖尿病控制不佳等情况。两者诱发机制不同,但均与阴道微环境破坏有关。
4、诊断方法
细菌性阴道病可通过胺试验、阴道pH值检测及显微镜检查发现线索细胞确诊。霉菌性阴道炎需通过分泌物镜检发现菌丝或孢子,必要时进行真菌培养。实验室检查是区分两者的关键依据。
5、治疗原则
细菌性阴道病多采用甲硝唑片、克林霉素软膏等抗菌药物治疗。霉菌性阴道炎需使用克霉唑栓、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治疗期间均需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必要时伴侣需同步治疗。
日常应注意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穿紧身裤导致局部潮湿。清洗外阴时使用清水即可,无须使用洗液频繁冲洗阴道。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含乳酸菌的发酵乳制品有助于维持阴道菌群平衡。若症状反复发作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