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肩峰撞击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前外侧疼痛、活动受限和无力感。典型症状包括肩关节外展时疼痛加重、夜间痛醒、肩峰下压痛及肌肉萎缩等。

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肩关节疼痛

疼痛多位于肩关节前外侧,在手臂上举或外展60-120度时出现明显加重,称为疼痛弧征。疼痛可能向颈部或上臂放射,初期为间歇性钝痛,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持续性剧痛。部分患者在夜间侧卧压迫患侧时会痛醒,影响睡眠质量。

2、活动功能受限

患者常出现主动活动受限而被动活动基本正常的特点,典型表现为梳头、穿衣、后背系扣等动作困难。由于冈上肌腱长期受压,可能导致肩关节外展力量减弱,严重时出现假性瘫痪现象。部分患者会不自主地通过耸肩代偿完成动作。

3、局部压痛与弹响

肩峰前下方1-2厘米处存在明显压痛,急性期可能伴有局部肿胀。部分患者在活动肩关节时可触及摩擦感或弹响,这与肩袖肌腱在喙肩弓下的机械性摩擦有关。长期病变可能导致肩峰下间隙粘连,出现关节僵硬。

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4、肌肉萎缩无力

病程超过3个月的患者可能出现冈上肌、冈下肌等肩袖肌肉萎缩,表现为肩部轮廓变平。肌力测试显示外展、外旋力量显著下降,但三角肌肌力通常保持正常。这种选择性肌萎缩有助于与神经源性损伤相鉴别。

5、继发性冻结肩

约20%未及时治疗的患者会发展为继发性粘连性关节囊炎,表现为各方向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此时疼痛可能减轻但功能障碍加重,X线可见肩峰下间隙变窄,关节造影显示关节囊容积缩小至5-10毫升。

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建议患者避免反复过头动作,睡眠时用枕头支撑患侧手臂减轻压力。急性期可冰敷15分钟缓解疼痛,恢复期可进行钟摆运动等低强度训练。若症状持续2周无改善或出现明显肌力下降,需及时至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通过超声或MRI明确肩袖损伤程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