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阴性短杆菌是什么意思
革兰阴性短杆菌是一类在革兰染色中呈红色、形态短小的细菌,常见于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可能引起尿路感染、肺炎、败血症等疾病。
革兰阴性短杆菌的染色特性由细胞壁结构决定,其外层脂多糖层较厚且肽聚糖层较薄,导致染色时酒精脱色步骤中结晶紫染料被洗脱,最终呈现红色。这类细菌的短杆形态通常指长度在1-3微米之间,宽度约0.5-1微米。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短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等,这些细菌可定植于人体正常菌群中,但在免疫力下降或黏膜屏障受损时可能成为条件致病菌。
由革兰阴性短杆菌引起的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尿路感染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肺炎可表现为发热咳嗽脓痰,败血症常伴随寒战高热和血压下降。诊断需结合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治疗时需注意部分菌株对多种抗生素存在耐药性。日常预防需注意手卫生、避免滥用抗生素,对于留置导尿管等侵入性操作需严格无菌操作。
若出现疑似细菌感染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查,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力,减少感染概率。对于需长期留置导尿或气管插管的患者,家属应协助做好导管护理和口腔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