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传播途径有哪些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粪口传播、接触传播、食物传播、水源传播、昆虫媒介传播等。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或物品经口进入人体。

细菌性痢疾传播途径有哪些

1、粪口传播

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中含有大量志贺菌,若粪便污染环境后未及时清洁消毒,他人接触污染物后未洗手即进食,细菌可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这种传播方式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尤为常见,需特别注意厕所清洁和如厕后洗手。

2、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患者或带菌者的排泄物,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衣物、玩具、门把手等物品后,未彻底清洁双手即触碰口鼻,可能导致感染。医疗机构和托幼机构中需加强物品表面消毒,护理人员应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3、食物传播

生食被志贺菌污染的蔬菜水果、未经充分加热的肉类海鲜等食品是重要传播媒介。细菌可在适宜温度下繁殖,夏季凉拌菜、隔夜剩饭风险较高。食品加工者如携带病菌或操作时卫生不良,易造成二次污染。

细菌性痢疾传播途径有哪些

4、水源传播

饮用水源被粪便污染后,未经煮沸或消毒直接饮用可引起暴发流行。洪涝灾害后井水、河水易受污染,集中供水系统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导致传播。野外活动时应避免饮用生水,旅行期间选择瓶装水。

5、昆虫媒介传播

苍蝇等昆虫接触粪便后可将病菌携带至食物表面,尤其在卫生环境较差的区域。夏秋季苍蝇活跃期需加强防蝇措施,食物存放应加盖防护网罩,垃圾及时密封清理。

细菌性痢疾传播途径有哪些

预防细菌性痢疾需落实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食物充分加热、消灭苍蝇等综合措施。出现腹泻、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患者需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后复查粪便培养。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发生病例后,应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对环境进行全面终末消毒。日常注意增强免疫力,肠道功能紊乱时避免生冷刺激饮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