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能合理吃肉的理由:只吃素很伤大脑
吃素虽好,但大脑可能不答应!最近有项研究让营养学家都坐不住了——长期纯素食者的脑容量平均比杂食者小6%。别急着扔掉手里的鸡腿,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聪明的大脑,其实是个"肉食主义者"。
一、大脑最爱的三种营养元素
1、动物蛋白里的完整氨基酸
植物蛋白往往缺乏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而这种物质是制造血清素的关键原料。血清素不足时,人会出现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
2、只能从肉类获取的维生素B12
缺乏这种维生素会导致神经髓鞘受损,出现手脚麻木等症状。虽然有些植物性食品添加了B12,但吸收率只有动物来源的50%。
3、高生物利用度的血红素铁
菠菜里的非血红素铁吸收率仅2-20%,而红肉中的铁吸收率可达15-35%。缺铁会让大脑供氧不足,影响认知功能。
二、科学吃肉有讲究
1、优选白肉和深海鱼
每周吃2-3次三文鱼或鳕鱼,其中的DHA能促进脑细胞膜流动。禽类蛋白质的脂肪含量通常比红肉低30%。
2、聪明搭配提升吸收
在吃牛排时配个橙子,维生素C能让铁吸收率翻倍。用柠檬汁腌制肉类还能减少高温烹饪产生的有害物质。
3、控制适宜份量
每天手掌大小的肉量就足够,过度烹饪的焦黑部分要剔除。炖煮比烧烤更保留营养。
三、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
1、生长发育期的孩子
缺乏动物蛋白可能影响神经元突触形成。学龄儿童每周需要4-5次优质动物蛋白摄入。
2、孕期和哺乳期女性
胎儿神经管发育需要大量胆碱,鸡蛋和瘦肉是最佳来源。素食妈妈可能需要额外补充剂。
3、中老年人群体
50岁后肌肉流失加速,每天每公斤体重需1-1.2克蛋白质。乳清蛋白比大豆蛋白更易被利用。
记住,均衡饮食才是关键。完全不吃肉和只吃肉都是极端做法。聪明的做法是做个"灵活素食者"——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适量搭配优质动物蛋白。毕竟我们进化出这么大的脑容量,可是靠祖先们那口肉撑起来的。下次看到红烧肉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在喂饱我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