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学问,更是健康!医生要常规问饮食情况!

吃饭这件小事,医生为什么总爱追着问?每次体检被问到"平时吃什么"时,你是不是也纳闷:这和看病有什么关系?其实从你饭碗里夹的菜,医生就能看出大半健康隐患!

吃是学问,更是健康!医生要常规问饮食情况!

一、饮食记录里的健康密码

1、主食选择暴露代谢问题

顿顿精米白面的人,体检单上的血糖值往往不太好看。而长期不吃主食的姑娘,内分泌紊乱的几率会明显增高。

2、蛋白质摄入反映肌肉状态

中老年人如果很少吃肉蛋奶,肌少症风险会飙升。健身爱好者过量摄入蛋白粉,肝肾负担又会加重。

3、蔬果量决定肠道年龄

每天吃不够300克蔬菜的人,结肠镜检查时肠道息肉更常见。水果吃太少的人,牙龈出血是标配。

二、医生最在意的饮食细节

1、进食速度

狼吞虎咽的人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是细嚼慢咽者的3倍。医生看诊时会特别注意患者是否有反复烧心症状。

2、进食时间

经常晚上9点后吃大餐的人,胆囊结石风险显著增加。这类患者做B超时,医生会格外关注胆囊状态。

3、特殊偏好

酷爱腌制食品的地区,胃癌筛查要提前到30岁。无辣不欢的人群,内镜检查时会重点查看胃黏膜状况。

吃是学问,更是健康!医生要常规问饮食情况!

三、改善饮食的实用建议

1、彩虹饮食法

每天保证摄入5种以上颜色的天然食材,紫色茄子、橙色胡萝卜、绿色菠菜都是好选择。

2、211餐盘法则

每餐蔬菜占餐盘1/2,优质蛋白和主食各占1/4。一个小技巧:用直径18厘米的餐盘最合适。

3、饮食记录术

连续三天记录所有入口食物,包括零食和饮料。这个方法能让隐形热量无所遁形。

四、需要警惕的饮食信号

1、突然的味觉改变

突然特别想吃咸的,可能是肾上腺疲劳;疯狂嗜甜,要查查血糖值。

2、进食后不适

饭后腹胀如鼓,提示消化酶分泌不足;吃完就困,警惕胰岛素抵抗。

3、异常的食欲

看见食物就恶心要排查肝脏问题;永远吃不饱可能和下丘脑有关。

吃是学问,更是健康!医生要常规问饮食情况!

下次医生再问饮食情况,可要如实相告!有位患者只是随口说了句"最近特别爱吃冰",就被医生查出甲状腺功能异常。记住,你的饭碗里藏着最真实的健康密码,好好吃饭就是最划算的健康投资。从今天开始,用心对待每一口食物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