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显示st段改变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显示ST段改变通常提示心肌供血异常,可能由心肌缺血、心肌炎、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心包炎等因素引起。ST段抬高或压低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可能涉及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
1.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心电图可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劳累后加重。需通过冠脉造影确诊,治疗包括硝酸甘油缓解症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心肌炎
病毒感染引发心肌炎症时,ST段常见广泛性抬高伴T波倒置。患者多有发热、乏力等前驱感染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诊断依赖心肌酶谱和心脏磁共振,治疗需卧床休息,使用辅酶Q10营养心肌,重症需糖皮质激素干预。
3.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可引起ST段压低伴U波增高,高钙血症则导致ST段缩短。多与腹泻、利尿剂使用或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相关。纠正电解质失衡是关键,轻度低钾可口服氯化钾缓释片,严重紊乱需静脉补液治疗。
4.药物影响
洋地黄类药物会导致特征性ST段下斜型压低,称为洋地黄效应。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也可能引起ST段改变。需结合用药史判断,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需监测血药浓度防止中毒。
5.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表现为广泛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伴PR段压低。特征性胸痛随呼吸加重,听诊可闻心包摩擦音。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顽固性病例需使用秋水仙碱,心包填塞时需穿刺引流。
发现ST段改变应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急性胸痛患者需立即排查心肌梗死。日常生活中需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肌缺氧。定期复查心电图对比变化,若伴随胸闷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心血管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