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症状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反应低下、喂养困难、震颤或惊厥、呼吸暂停、多汗等。该病多由早产、母体糖尿病、宫内生长受限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血糖监测及时诊断干预。
1、反应低下
新生儿表现为嗜睡、肌张力减退或哭声微弱,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可能与脑葡萄糖供应不足导致中枢抑制有关,需立即检测血糖。若血糖低于2.2mmol/L需静脉补充葡萄糖,同时排查是否存在败血症、先天性代谢异常等继发病因。
2、喂养困难
患儿常出现吸吮无力、拒乳或进食后呕吐,导致能量摄入不足形成恶性循环。建议少量多次喂养,必要时采用鼻饲管补充营养。需注意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等潜在疾病可能加重喂养问题。
3、震颤或惊厥
四肢抖动、眼球震颤或全身强直性抽搐是严重低血糖的典型表现,提示神经细胞已出现损伤。需紧急静脉推注10%葡萄糖,后续持续输注维持血糖稳定。长期未纠正可能导致脑瘫、智力障碍等后遗症。
4、呼吸暂停
呼吸频率不规则或出现超过20秒的呼吸暂停,常伴心率下降。需立即给予刺激复苏并监测血氧,可能与延髓呼吸中枢功能受抑制有关。早产儿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风险更高。
5、多汗
表现为额头、手心潮湿或衣物频繁浸湿,是交感神经兴奋的代偿反应。需与保暖过度区分,同时警惕低钙血症等合并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着凉诱发感染。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应完成首次血糖筛查,之后定期监测。提倡尽早开奶,母乳喂养者必要时添加配方奶补充。若出现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出院后家长需观察婴儿进食状态、睡眠周期及肢体活动情况,定期随访生长发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