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刷牙牙龈出血是怎么回事
孕期刷牙牙龈出血通常与激素水平变化、口腔卫生不良、维生素缺乏、牙龈炎或妊娠期龈瘤等因素有关。孕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牙龈充血肿胀,轻微刺激即可引发出血,这种情况可通过加强口腔护理、补充维生素C、使用软毛牙刷等方式改善。若出血持续或伴随牙龈肿痛,需警惕牙龈炎或妊娠期龈瘤,应及时就医。
1.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期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这些激素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牙龈组织充血水肿。轻微摩擦如刷牙时,容易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这种现象在妊娠第2-3个月开始出现,分娩后逐渐消退。建议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轻柔清洁,避免用力横刷刺激牙龈。
2.口腔卫生不良
孕吐反应可能使孕妇回避刷牙,食物残渣堆积形成牙菌斑,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反应。妊娠期唾液黏稠度增加,自洁作用减弱,更易滋生细菌。每日至少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理牙缝,饭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可减少菌斑堆积。若孕吐严重,可先用小苏打水漱口后再刷牙。
3.维生素缺乏
妊娠期对维生素C和K的需求量增加,若膳食摄入不足会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和凝血功能下降。新鲜蔬菜水果如猕猴桃、橙子、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菠菜、羽衣甘蓝等绿叶菜含维生素K。严重缺乏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补充剂,但不可自行过量服用。
4.牙龈炎
妊娠期牙龈炎发病率较高,表现为牙龈边缘红肿、触碰易出血,严重时形成假性牙周袋。这与激素变化导致的免疫应答改变有关,口腔厌氧菌如普氏菌数量增加会加重炎症。需由牙医进行专业洁治,必要时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禁用四环素类抗生素。
5.妊娠期龈瘤
约5%孕妇会在妊娠中期出现牙龈乳头增生性肿物,呈紫红色瘤样突起,触碰极易出血。这与局部刺激物和激素水平共同作用相关。多数产后会自行消退,若影响进食或反复出血,需由口腔外科医生在局麻下切除。平时应避免刺激瘤体,忌食过硬过烫食物。
孕期牙龈出血的日常护理需注意三餐后及时漱口,选用含氟化亚锡的防敏感牙膏,避免使用牙签等尖锐物清洁牙齿。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饮食,如鸡蛋、鱼肉、乳制品等,有助于牙龈组织修复。若出血量较大、牙龈肿胀化脓或伴随牙齿松动,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牙周病变,应尽早就诊口腔科。定期进行产前口腔检查,孕中期是治疗口腔疾病的相对安全期,必要操作可在产科医生评估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