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炎怎么办,如何治疗?
外阴炎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使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外阴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反应、激素水平变化、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保持局部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棉质内裤,勤换洗并阳光下晾晒。避免穿紧身裤或化纤材质衣物,减少局部摩擦与潮湿。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月经期间需增加卫生巾更换频率。
2、使用外用药物
细菌性外阴炎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类外用药。真菌感染推荐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栓等抗真菌药物。过敏性外阴炎需停用致敏产品,配合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用药前需清洁患处,避开月经期使用栓剂。
3、口服药物
严重细菌感染可口服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反复真菌性外阴炎需服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进行系统治疗。过敏体质患者可配合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剂。
4、物理治疗
慢性外阴炎可采用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低能量激光治疗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超声波雾化治疗能缓解瘙痒疼痛症状。治疗期间需避免抓挠,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5、手术治疗
外阴脓肿需行切开引流术,术后定期换药。外阴白斑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能需病灶切除术。前庭大腺囊肿反复感染可考虑造口术。手术前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日常需避免过度清洗阴道破坏菌群平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选择无香型卫生用品,性交前后注意清洁。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更年期女性可咨询医生进行激素替代治疗。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异常分泌物、溃疡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检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者需补充益生菌,维持阴道微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