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下肢水肿和血压异常波动。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急剧恶化的危重状态,需立即就医干预。
1、突发呼吸困难
患者常突然出现严重气促,尤其在夜间平卧时加重,被迫采取端坐位。这是由于肺静脉压力急剧升高导致肺淤血,影响肺泡气体交换,属于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伴随大汗、烦躁不安等症状时提示病情危重。
2、端坐呼吸
患者无法平卧,需保持上半身抬高体位才能缓解憋闷感。肺毛细血管楔压超过25mmHg时,体位改变会使肺部淤血加重,引发濒死感。部分患者会不自觉地抓住床栏挣扎起身。
3、咳粉红色泡沫痰
肺泡内渗出液与空气混合形成泡沫样痰液,因含有少量红细胞呈现粉红色。这种痰液黏稠度低,容易从口鼻涌出,提示已发生急性肺水肿,需紧急利尿和扩血管治疗。
4、下肢水肿
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压升高,导致下肢凹陷性水肿,多从足踝开始向上蔓延。按压胫骨前皮肤后可见持续数秒的凹陷,常伴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提示容量负荷过重。
5、血压异常波动
早期可能因交感兴奋出现一过性高血压,随着心输出量下降会发展为低血压甚至心源性休克。血压骤降伴四肢湿冷、意识模糊时,提示心泵功能严重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2克,记录24小时出入量。建议准备便携式氧气设备,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若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应立即呼叫急救,转运过程中保持半卧位,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加重心脏负担。稳定后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BNP指标,遵医嘱调整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