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水肿抢救措施有哪些
急性肺水肿的抢救措施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吸氧、药物治疗、体位调整、机械通气等。急性肺水肿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肺血管内液体渗入肺泡和肺间质,引发严重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的急危重症。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对意识障碍患者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呕吐者需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确保氧合状态稳定。
2、高流量吸氧
通过面罩给予6-8L/min高浓度氧气,严重者可选用储氧面罩或无创正压通气。氧疗目标是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同时需警惕二氧化碳潴留风险。对于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氧疗可降低肺动脉压。
3、药物治疗
静脉注射呋塞米等利尿剂快速减轻肺淤血,硝酸甘油扩张静脉降低心脏前负荷,吗啡既可镇静又能扩张血管。存在高血压危象时需使用硝普钠,支气管痉挛者可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所有药物均需在监护下使用。
4、体位调整
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使双下肢下垂,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约400ml。该体位能降低中心静脉压,减轻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同时借助重力作用改善膈肌运动幅度。避免平卧位加重呼吸困难。
5、机械通气
当出现呼吸衰竭或顽固性低氧血症时,需实施有创机械通气。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通气策略,设置PEEP防止肺泡塌陷。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要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
抢救成功后需持续心电监护24-48小时,记录每小时尿量,严格控制液体入量。恢复期建议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3g,限制饮水量在1000-1500ml。循序渐进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定期复查胸片、BNP等指标,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需长期规范治疗基础心脏病。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体重短期内增加超过2kg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