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鼻病的危害有哪些 探究铬鼻病的两个危害

铬鼻病主要危害包括鼻黏膜损伤和全身性铬中毒风险。铬鼻病是长期接触铬化合物引起的职业性疾病,常见于电镀、制革等行业从业人员,主要危害有鼻中隔穿孔、铬中毒性肾病等。

1、鼻中隔穿孔

长期吸入铬酸雾或铬酸盐粉尘会导致鼻黏膜溃疡。铬化合物具有强腐蚀性,可破坏鼻中隔软骨部血管,初期表现为鼻腔干燥、结痂,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鼻出血、鼻中隔穿孔。穿孔后可能伴随鼻腔变形、呼吸障碍,严重者需手术修复。患者需立即脱离铬接触环境,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并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黏膜修复。

2、铬中毒性肾病

六价铬化合物经呼吸道吸收后,可通过血液循环蓄积在肾脏。铬离子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结合后,会导致近端肾小管坏死,临床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严重时可进展为急性肾衰竭。确诊后需进行驱铬治疗,常用药物有二巯丙磺酸钠注射液、依地酸钙钠注射液等螯合剂,同时需监测血铬浓度及肾功能指标。

预防铬鼻病需加强职业防护,作业时佩戴防毒面具与护目镜,工作场所安装通风排毒设备。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尿铬检测和鼻腔检查,发现早期病变及时调离岗位。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有助于促进铬排泄。出现鼻腔异常症状或尿液泡沫增多时,应立即到职业病防治院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