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止血包扎时需注意什么
现场急救止血包扎时需注意压迫止血、清洁伤口、包扎松紧适度、避免直接接触血液、观察伤者反应等要点。
1、压迫止血
发现出血伤口后应立即用干净敷料直接压迫出血点,持续施加压力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四肢出血可将伤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减少血流。动脉喷射状出血需在近心端加压止血点配合压迫,但须每隔10分钟短暂松开防止组织缺血坏死。禁止使用止血带等专业器械,避免非专业人员操作不当造成二次伤害。
2、清洁伤口
条件允许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表面泥沙,去除可见污染物。不可强行取出嵌入深部的异物,避免加重损伤或引发大出血。酒精、碘伏等消毒剂仅用于伤口周围皮肤,禁止直接接触开放创面。动物咬伤或锈蚀物致伤需记录致伤物特征,为后续破伤风预防提供依据。
3、包扎松紧适度
敷料覆盖范围应超过伤口边缘2厘米,绷带缠绕保持均匀力度。包扎后需检查远端肢体甲床颜色和温度,过紧时立即调整。关节部位采用8字形包扎法维持固定,头部伤口用三角巾悬吊加压。定期观察敷料渗血情况,血液浸透时不拆除原有包扎,直接叠加新敷料。
4、避免接触血液
施救者需佩戴手套等防护装备,紧急情况下可用塑料袋隔离。被血液污染的敷料按医疗废物处理,禁止徒手接触他人血液。伤口处理完毕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暴露皮肤,黏膜接触血液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存在艾滋病等血液传播疾病风险时需及时上报疾控部门。
5、观察伤者反应
止血过程中持续与伤者对话,监测意识状态和皮肤黏膜颜色。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提示失血性休克,需保持平卧位并抬高下肢。记录出血量和止血时间,转运时保持伤口高于心脏。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末梢循环,儿童及老年人需警惕隐性失血。
实施急救后应协助伤者保持静卧,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再出血。冬季注意保暖防止体温过低,夏季警惕包扎材料引发痱子。建议24小时内更换敷料评估伤口,深度创伤或污染伤口必须就医清创。日常可学习红十字会急救课程,家中常备无菌纱布、弹性绷带等急救物资。特殊人群如血友病患者需随身携带疾病说明卡,便于急救人员快速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