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溺水者进行院前急救
溺水者院前急救需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清理呼吸道、保持体温等措施。主要步骤有判断意识、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防止二次伤害。
1、判断意识
迅速靠近溺水者后轻拍双肩并大声呼唤,观察有无反应。若发现无意识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应立即启动急救流程。注意不可过度摇晃患者颈部,避免可能存在颈椎损伤的二次伤害。同时需观察口腔是否有泥沙水草等异物阻塞。
2、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一手置于前额下压,另一手食指中指抬起下颌骨。对于疑似颈椎损伤者改用推举下颌法。检查口腔可见异物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用纱布包裹手指清除异物。注意不可盲目用手指深入咽喉掏挖,避免将异物推入更深部位。
3、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孔,施救者正常吸气后包紧患者口唇吹气1秒,观察胸廓是否抬起。首次连续给予2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以胸廓明显起伏为宜。若吹气受阻需重新调整头部位置或再次清理气道。有条件时可使用面罩或呼吸膜进行隔离防护。
4、胸外按压
将掌根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双手重叠十指交叉,肘关节伸直垂直下压。成人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单人施救时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双人施救时可调整为15:2。持续按压直至专业救援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5、防止二次伤害
急救过程中需注意保护颈椎,搬运时采用轴线翻身法。湿衣物需尽快剪除并用干燥衣物包裹保暖。复苏成功后置于稳定侧卧位,持续监测呼吸循环状态。禁止采用倒挂控水等错误方法,避免延误黄金抢救时间或造成胃内容物反流窒息。
实施急救时需同步联系120急救系统,明确告知事发地点与患者状态。寒冷水域溺水者可能出现延迟性呼吸骤停,即使初步复苏成功也需持续观察。所有接触过溺水者体液的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事后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掌握规范的心肺复苏技能并定期参加复训,能显著提高溺水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