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流血怎么处理 处理伤口流血的3步骤揭晓
伤口流血可通过压迫止血、清洁消毒、包扎保护三个步骤处理。伤口流血通常由外伤、凝血功能障碍、血管损伤、感染、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
使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直接按压出血部位,持续施加压力至少5分钟。四肢出血可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减少血液流向伤口。若血液渗透敷料,不要移除原有敷料,需叠加新敷料继续按压。动脉出血呈喷射状时需在近心端使用止血带,并记录使用时间。
2、清洁消毒
止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泥沙等异物。碘伏溶液由中心向外环形消毒,消毒范围超过伤口边缘3厘米。较深伤口需用双氧水冲洗内部,避免使用酒精直接刺激创面。动物咬伤需用肥皂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
3、包扎保护
浅表伤口涂抹抗生素软膏后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时避免环形缠绕。关节部位用弹力绷带八字包扎保持活动度。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面部伤口可选用透气性好的水胶体敷料。
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沾水,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愈合。深度超过1厘米、出血超过20分钟未止、被锈蚀物划伤或出现发热等情况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足部伤口护理,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根据愈合情况逐步恢复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