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休克是怎么回事 揭秘新生儿休克三大原因
新生儿休克可能由围产期窒息、严重感染、失血性休克等原因引起,需立即就医干预。新生儿休克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急性循环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苍白、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1、围产期窒息
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缺氧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引发休克。常见于胎盘早剥、脐带绕颈或产程异常等情况。患儿会出现肌张力低下、心率减慢等症状。需通过清理呼吸道、正压通气等复苏措施抢救,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
2、严重感染
败血症是新生儿休克的常见病因,多由B族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引起。早期表现为体温不稳定、喂养困难,进展期可出现皮肤花纹、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需立即进行血培养并静脉使用抗生素,同时给予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3、失血性休克
胎儿母体输血、胎盘早剥或内脏破裂等导致急性失血,引发循环血量不足。患儿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脉搏细弱、血红蛋白急剧下降。需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严重者需输注红细胞悬液,同时处理原发出血病灶。
新生儿休克属于儿科急症,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四肢冰冷、反应低下、呼吸异常等情况时,须立即送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适宜环境温度,避免交叉感染,严格遵医嘱进行喂养。恢复期应定期随访评估神经系统发育,对早产儿或存在基础疾病者需加强生长发育监测。哺乳期母亲应保证营养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等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