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疫苗不良反应有哪些 详解接种乙脑疫苗后4个不适症状
接种乙脑疫苗后可能出现发热、局部红肿、食欲减退、皮疹等不良反应。乙脑疫苗不良反应主要有注射部位疼痛、一过性低热、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神经系统症状等。
1、注射部位疼痛
接种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疼痛或触痛,通常持续1-2天自行缓解。这与疫苗成分刺激局部肌肉组织有关,可采取冷敷缓解不适。若疼痛持续加重或范围扩大,需警惕局部感染可能。
2、一过性低热
部分接种者可能在接种后6-12小时出现体温升高,一般不超过38.5摄氏度。发热是机体免疫应答的正常表现,建议多饮水休息。若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持续超过48小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感染因素。
3、胃肠道反应
少数人可能出现食欲下降、恶心等轻微消化道症状,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引起的全身反应有关。症状多在1-2天内自行消失,期间宜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持续呕吐或腹泻需考虑其他病因。
4、过敏反应
极少数人可能对疫苗成分过敏,表现为接种后迅速出现的荨麻疹、面部水肿或呼吸困难。此类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接种点通常要求留观半小时以便及时处理严重过敏反应。
5、神经系统症状
罕见情况下可能出现嗜睡、烦躁等轻微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过敏反应可能伴随头晕或意识改变。这些症状通常为一过性,但出现持续头痛、抽搐等表现需立即就医评估。
接种乙脑疫苗后应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24小时。观察体温变化,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严重反应时需立即就医。接种后一周内避免食用易致敏食物,过敏体质者接种前应告知医生相关病史。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多为轻微且自限性,不必过度担忧,完成全程接种才能获得有效免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