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卡在喉咙咽不下去的自救方法
食物卡在喉咙咽不下去时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咳嗽法、饮水法、拍背法、就医处理等方式自救。食物卡喉可能由进食过快、食物过大、咀嚼不充分、咽喉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海姆立克急救法
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臂环绕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抵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该方法通过增加腹腔压力推动膈肌上移,产生人工咳嗽的气流冲击异物。适用于意识清醒的成人和儿童,婴儿需采用拍背压胸法。
2、咳嗽法
若患者能自主呼吸和咳嗽,鼓励其用力咳嗽。咳嗽时产生的气流速度可达每小时800公里,有助于排出异物。身体可稍向前倾,用膈肌发力进行深咳嗽。避免用手指抠喉,可能造成异物更深嵌入或黏膜损伤。
3、饮水法
对于部分卡住的小块软质食物,可小口饮用温水帮助冲下。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避免过热刺激。此法仅适用于能轻微吞咽的情况,若出现面色青紫、无法发声等完全梗阻表现时禁用。
4、拍背法
让患者上半身前倾,施救者用手掌根部在两侧肩胛骨之间快速有力拍击5次。拍击方向为向前向下,利用震动使异物松动。可与腹部冲击法交替进行,但禁止用于婴儿,婴儿应采用头低脚高体位拍背。
5、就医处理
当上述方法无效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时需立即就医。耳鼻喉科医生可通过喉镜、支气管镜取出异物,严重者需气管切开。异物存留超过24小时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纵隔感染等并发症。
预防食物卡喉应注意细嚼慢咽,进食时保持专注,避免说笑。老人和儿童应将食物切成小块,避免食用果冻、坚果等高风险食物。有吞咽障碍者需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必要时改变食物质地。定期口腔检查可发现牙齿缺损等进食隐患,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评估吞咽功能。家中可学习急救技能,配备急救设备,掌握120呼叫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