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斜视 导致斜视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斜视可能由遗传因素、屈光不正、眼外肌发育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眼部外伤等原因引起。斜视是指双眼视轴不平行,导致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
1、遗传因素
斜视具有家族聚集性,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斜视时,子女发病概率明显增高。这类斜视多在婴幼儿期显现,表现为先天性内斜视或间歇性外斜视。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眼位偏斜、歪头视物等症状时,应及时带孩子到眼科进行视力筛查和眼位检查。
2、屈光不正
高度远视可能引发调节性内斜视,近视则容易导致外斜视。未矫正的屈光不正会使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失衡,长期可能形成恒定性斜视。定期进行验光检查并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有助于预防屈光不正性斜视的发生发展。
3、眼外肌发育异常
眼外肌先天发育不良或附着点异常可导致机械性斜视,常见于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或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这类斜视多伴有眼球运动受限和代偿头位,需要通过眼肌手术调整肌肉位置或长度来改善眼位。
4、神经系统疾病
脑瘫、脑肿瘤、脑血管病变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能损伤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核团或传导通路,引起麻痹性斜视。这类斜视常突然发生,伴有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需要神经科和眼科联合诊治原发疾病。
5、眼部外伤
眼眶骨折可能直接损伤眼外肌或其支配神经,导致外伤性斜视。这类斜视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损伤程度,轻者可通过棱镜矫正,重者需手术修复骨折或调整眼肌位置。外伤后出现复视、眼位偏斜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
预防斜视需从婴幼儿期开始定期进行视力筛查,及时发现并矫正屈光不正。阅读时保持适当距离和光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已发生斜视者应遵医嘱选择眼镜矫正、视觉训练或手术治疗,并坚持进行双眼视功能康复训练。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视物姿势,发现异常眼位及时就诊,早期干预可获得更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