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甲和脚趾甲脱落是什么原因
手指甲和脚趾甲脱落可能由外伤、真菌感染、银屑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指甲脱落通常伴随甲床疼痛、甲板变形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外伤
机械性损伤是导致指甲脱落的常见原因,如重物砸伤、挤压伤或过度修剪。外力作用会使甲板与甲床分离,初期表现为甲下淤血,随着新甲生长旧甲逐渐脱落。轻微外伤可自行恢复,严重损伤需清创包扎避免感染。
2、真菌感染
甲真菌病会破坏甲板结构,导致指甲增厚、变色后脱落。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是主要致病菌,常因足部潮湿环境诱发。表现为甲板浑浊、脆裂,可能伴随甲沟红肿。需使用特比萘芬乳膏、环吡酮胺搽剂等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
3、银屑病
银屑病甲损害会引起甲母质角化异常,形成点状凹陷或甲板剥离。患者指甲出现油滴样改变,甲床可见鳞屑堆积。局部可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中重度患者需配合阿维A胶囊或生物制剂控制全身症状。
4、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能引起甲营养不良。甲亢患者指甲生长过快易断裂,甲减则导致甲板变薄脆裂。需通过甲状腺激素检测确诊,甲亢可用甲巯咪唑,甲减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
5、药物反应
化疗药物如多西他赛、靶向药如厄洛替尼可能抑制甲母质细胞分裂,导致博氏线或全甲脱落。通常在用药后2-3月出现,停药后逐渐恢复。治疗期间需保持甲床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指甲脱落期间应避免接触刺激性化学品,穿着宽松鞋袜减少摩擦。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A和锌元素有助于新甲生长。若伴随甲周红肿流脓、全身皮疹或发热,提示可能存在严重感染或系统性疾病,须及时到皮肤科或内分泌科就诊。真菌感染者需将个人用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