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为什么要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哮喘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气道炎症程度、排除其他类似哮喘的疾病以及指导治疗方案调整。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主要有气道病变性质不明、治疗效果不佳、疑似合并感染或肿瘤、需要获取病理标本、评估气道重塑情况。
一、评估气道炎症
纤维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气道黏膜水肿、充血等炎症表现,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炎性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判断哮喘炎症类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提示过敏性炎症,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感染相关,这些结果对选择抗炎药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鉴别诊断
许多疾病如支气管结核、气道异物、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等均可表现为喘息症状。镜下可见结核性肉芽肿、异物阻塞等特征性改变,通过活检病理可明确诊断。对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哮喘患者,排除这些疾病尤为重要。
三、获取病理标本
通过支气管黏膜活检可检测基底膜增厚等气道重塑证据,灌洗液可进行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对于怀疑合并肿瘤的患者,活检能明确病变性质,这些结果直接影响后续治疗策略的制定。
四、评估治疗反应
重症哮喘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可通过复查支气管镜直观评估气道炎症改善情况。镜下黏膜充血减轻、分泌物减少提示治疗有效,若无改善则需考虑调整药物种类或给药方式。
五、清除黏液栓
部分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可能形成广泛黏液栓导致肺不张,支气管镜能在直视下进行支气管灌洗和吸痰,快速解除气道阻塞。这种物理清除手段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黏液栓阻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哮喘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需完善肺功能评估,严重气流受限者应暂缓检查。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咳嗽、咯血,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建议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有无气胸等并发症。检查结果应由呼吸科医师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切勿自行解读。对于确诊哮喘的患者,仍需以规范药物治疗为基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只是特定情况下的辅助诊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