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咽颊炎有什么症状如何治疗

小儿咽颊炎主要表现为咽部充血、疱疹或溃疡,常伴有发热、拒食、流涎等症状。治疗可通过口腔护理、退热处理、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治疗、补液支持等方式进行。小儿咽颊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缓解疼痛和预防继发感染。可使用淡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液轻柔清洁口腔,避免刺激性食物。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少量温水清洁口腔黏膜。护理时动作需轻柔,避免加重溃疡疼痛。

2、退热处理

体温超过38.5℃时需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物理降温包括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退热药物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剂量。发热期间应保证充足水分摄入,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变化。

3、抗病毒药物

由柯萨奇病毒等引起的疱疹性咽颊炎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抗病毒治疗应在发病早期开始效果较好,但须经医生评估后使用,不可自行给药。

4、抗生素治疗

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等。使用前应进行咽拭子培养确定致病菌。全程足量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5、补液支持

因咽痛拒食可能导致脱水,可给予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次喂食。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适宜食物包括米汤、稀释果汁、酸奶等,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保证每日尿量正常。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恢复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促进黏膜修复。患病期间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用过的餐具玩具应消毒处理。多数患儿1-2周可痊愈,但需注意心肌炎等并发症的预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