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算食源性疾病吗 了解细菌性痢疾要这三点要知
细菌性痢疾属于食源性疾病,主要通过被志贺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了解该疾病需重点关注传播途径、典型症状及预防措施。
1、传播途径
志贺菌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被污染的生冷食物、未煮沸的水源或接触感染者排泄物后未彻底清洁双手。夏季高发与生食瓜果、凉拌菜等饮食习惯相关,集体用餐场所易出现暴发疫情。
2、典型症状
潜伏期通常1-3天,表现为突发高热、腹痛伴里急后重感,黏液脓血便每日可达10-30次。重症可能出现中毒性休克或肠穿孔,婴幼儿及老年人更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3、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规范洗手,避免饮用生水,食物充分加热至中心温度超过70℃。患者餐具需单独消毒,腹泻期间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48小时。高危人群可考虑接种痢疾疫苗,但免疫保护期较短。
出现持续腹泻伴发热时需及时就医,确诊后需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恢复期宜选择低渣饮食如米汤、软面条,适量补充口服补液盐。日常注意厨房生熟食分开处理,冰箱定期清洁消毒,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达标餐厅。儿童机构及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应建立腹泻病例监测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