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肥大是怎么回事 三个原因会引发心肌肥大
心肌肥大可能由高血压、心脏瓣膜疾病、遗传性心肌病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心肌肥大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肌细胞代偿性增生。左心室壁逐渐增厚以对抗血管阻力,最终发展为向心性肥大。患者早期可能仅出现劳累后心悸,后期伴随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控制血压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等降压药。
2、心脏瓣膜疾病
主动脉瓣狭窄或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疾病,会造成心脏血液回流异常。心室为维持正常射血量发生扩张性肥大,常见胸骨后压榨感及下肢水肿。超声心动图可确诊瓣膜病变程度,轻中度患者可用呋塞米减轻前负荷,重度需进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3、遗传性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导致室间隔不对称增厚。患者运动时易发晕厥,心电图显示病理性Q波。基因检测可明确突变位点,治疗以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为主,室间隔消融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者。
心肌肥大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左右。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轻夜间呼吸困难,定期监测血压和体重变化。出现持续性胸痛或呼吸困难加重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