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什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微血管损伤,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该病变能否治好取决于病变阶段,早期通过控制血糖和激光治疗可稳定病情,晚期严重损伤可能无法完全恢复。
1、早期病变
早期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瘤和点状出血,此时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可延缓进展。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羟苯磺酸钙改善微循环,或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封闭渗漏血管。定期眼底检查是发现早期病变的关键。
2、中期病变
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视网膜水肿和硬性渗出,黄斑区受累时视力明显下降。此阶段需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配合局部或网格状激光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玻璃体切除术清除积血。
3、增殖期病变
特征为新生血管形成和纤维增殖,易导致玻璃体出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此时需紧急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严重者需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手术。即使手术成功,部分视功能可能永久丧失。
4、终末期病变
出现广泛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不可逆损伤时,治疗以保存残余视力为主。可尝试抗青光眼手术联合睫状体冷冻术,但预后较差。此阶段强调预防对侧眼病变进展。
5、综合管理
除眼科治疗外,需内分泌科协同调控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合并肾病者需优化蛋白质摄入,吸烟患者必须戒烟。每年至少进行1次散瞳眼底检查,妊娠糖尿病患者需每3个月复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保持低升糖指数饮食,适量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视网膜营养素。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防玻璃体出血,使用电子设备时注意环境光线调节。出现突然视力下降、飞蚊症增多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同时做好长期随访管理以最大限度保护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