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高是什么原因 这些疾病都可导致血沉高
血沉高可能由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等原因引起。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是炎症或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指标,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1、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导致纤维蛋白原等急性时相蛋白增多,促使红细胞聚集加速沉降。常见于肺炎、尿路感染等,需通过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确诊,感染控制后血沉可逐渐恢复正常。
2、风湿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引发慢性炎症,持续产生免疫复合物和炎性介质。这类患者常伴关节肿痛、皮疹等症状,需检测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指标,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改善血沉异常。
3、贫血
血红蛋白减少导致红细胞数量下降,细胞间排斥力减弱更易形成缗钱状聚集。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心悸等表现,纠正贫血后血沉水平会有所回落。
4、恶性肿瘤
肿瘤细胞分泌炎性因子并引起组织坏死,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肿瘤尤为显著。患者可能出现消瘦、淋巴结肿大,需通过骨髓穿刺、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针对肿瘤治疗是关键。
5、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灶中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常有低热、盗汗,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CT有助于诊断,规范抗结核治疗可降低血沉。
发现血沉升高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饮食宜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需定期复查血沉指标,配合医生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妊娠期、月经期等生理性血沉增高通常无须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