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血栓性脉管炎病人
血栓性脉管炎患者的护理需结合病情控制、创面管理、生活习惯调整等多维度干预。护理措施主要有日常活动指导、患肢保护、饮食调理、疼痛管理、心理支持。
1、日常活动指导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每隔1小时适当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卧床时抬高患肢15-30度,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减轻水肿。可进行踝泵运动等被动锻炼,每日3-4组,每组10-15次。吸烟者必须严格戒烟,尼古丁会加重血管痉挛。
2、患肢保护
保持患肢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后轻柔擦干,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修剪趾甲时需平剪防止损伤,冬季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穿着宽松棉袜和减压鞋,避免摩擦产生溃疡。已出现溃疡者需每日消毒换药,观察渗出液性状。
3、饮食调理
采用低脂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抗炎。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可食用猕猴桃、菠菜等新鲜蔬果。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嘌呤食物,每日饮水保持在1500-2000毫升。
4、疼痛管理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者可尝试针灸或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夜间疼痛明显者可抬高床头30度,必要时使用盐酸曲马多片等弱阿片类药物。避免冷热刺激加重血管收缩。
5、心理支持
疾病反复发作易导致焦虑抑郁,家属需耐心倾听患者诉求。鼓励参加病友互助小组,分享应对经验。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定期复查血管彩超监测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栓性脉管炎护理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建立症状日记记录疼痛发作频率和诱因。冬季注意添加衣物避免受凉,夏季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糖,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稳定。如出现肢体发黑、剧烈疼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康复期可逐步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强度运动,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