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护理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通过避免外伤、监测出血倾向、调整饮食、规范用药、心理支持等方式护理。该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血小板计数降低,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药物等因素有关。
1、避免外伤
患者需减少剧烈运动,避免磕碰或跌倒。居家环境应移除尖锐物品,使用防滑垫。刷牙选用软毛牙刷,避免用力擤鼻或挖耳。女性患者月经期需及时更换卫生巾,观察出血量。若发生外伤,应立即压迫止血并就医。
2、监测出血倾向
每日观察皮肤是否出现新发瘀点瘀斑,记录牙龈出血、鼻衄等发生频率。注意尿液颜色变化,警惕内脏出血。定期复查血常规,重点关注血小板计数动态变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时需紧急就医。
3、调整饮食
饮食应选择软烂易消化食物,避免过硬、过热或带刺食物。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补充造血原料。可食用红枣、花生衣等辅助改善凝血功能。禁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胃肠黏膜损伤风险。
4、规范用药
严格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服用利可君片、氨肽素片等升血小板药物时观察疗效。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注射用药后需延长按压时间防止皮下出血。
5、心理支持
患者易因反复出血产生焦虑情绪,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可通过疾病知识宣教减轻恐慌,鼓励参与温和社交活动。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加入患者互助组织分享护理经验,增强治疗信心。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需长期维持血小板在安全水平,建议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沐浴水温不宜过高。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运动前后检查四肢有无瘀斑。外出随身携带疾病说明卡,便于突发情况时急救人员快速识别。定期随访血液科评估病情,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免疫调节方案,必要时考虑脾切除术等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