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骨折晚上睡觉注意些什么
小孩手骨折后晚上睡觉需注意保持患肢固定、避免压迫、观察血液循环、调整睡姿及疼痛管理。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保持患肢固定
夜间睡眠时需确保夹板或石膏固定牢固,避免翻身时移位。家长可在睡前检查固定装置松紧度,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无法有效保护骨折端。若使用吊带,应保持肘关节高于手腕以减轻肿胀。
2.避免压迫患肢
选择仰卧或健侧卧位,防止身体重量压迫骨折部位。可在患肢下方垫软枕抬高,使手部高于心脏水平。避免将患肢悬垂于床沿,防止睡眠中无意识活动导致二次损伤。
3.观察血液循环
睡前及夜间需检查手指颜色、温度和感觉。若出现苍白、青紫、麻木或剧烈疼痛,可能提示固定过紧或血管神经受压。家长可轻压患儿指甲观察毛细血管回流情况,正常应在2秒内恢复红润。
4.调整睡姿
推荐大字型仰卧位,用枕头支撑患肢使其保持功能位。对于年龄较小患儿,可使用婴儿睡袋限制翻身幅度。避免蜷缩睡姿,防止骨折部位受力不均影响愈合。
5.疼痛管理
睡前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适用止痛药。冰敷15-20分钟有助于缓解肿胀疼痛,但需隔毛巾防止冻伤。通过讲故事、轻音乐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少夜间痛醒概率。
骨折恢复期间应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如牛奶、奶酪、深绿色蔬菜等,促进骨骼愈合。白天可进行未受伤肢体的适度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若出现固定装置松动、异常疼痛或发热,须立即就医。夜间护理时家长需保持耐心,帮助患儿建立安全感,必要时可轮流值守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