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会引起肌肉疼痛吗
强直性脊柱炎会引起肌肉疼痛,主要与炎症反应、肌肉痉挛、肌腱端炎、脊柱关节病变以及继发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1、炎症反应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可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等。这些物质会刺激周围肌肉组织,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感。炎症持续存在时可能引起肌肉纤维化,进一步加重疼痛症状。
2、肌肉痉挛
脊柱关节炎症会导致保护性肌肉痉挛,这是机体为减轻关节损伤而产生的防御反应。腰背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造成乳酸堆积,引发酸痛和僵硬感,尤其在晨起或久坐后症状明显。
3、肌腱端炎
该病特征性表现为肌腱和韧带骨附着点的炎症,常见于髂嵴、坐骨结节等部位。炎症波及相连肌肉时会产生牵涉痛,疼痛范围可能扩散至臀部或大腿后侧,活动时加剧。
4、脊柱关节病变
随着病情进展,椎间关节和肋椎关节受累可能导致胸廓活动度下降。为代偿呼吸功能,肋间肌和膈肌需要过度收缩,这种异常负荷会引起胸部肌肉疲劳性疼痛。
5、继发性肌筋膜疼痛
长期姿势代偿可能触发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在斜方肌、竖脊肌等部位形成激痛点。这些位点受到按压时会引发放射性疼痛,甚至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如局部出汗或感觉异常。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现肌肉疼痛时,建议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或瑜伽以维持关节活动度,避免久坐和负重劳动。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并采用仰卧位,必要时可使用热敷缓解肌肉痉挛。饮食上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疼痛持续加重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评估病情活动度。